贸易流动再次逆转
中国原铝出口激增的时期已经过去。今年前8个月的出口总量为19万吨,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出口量。
自那以来,9-11月黄金出口量缩减至5,000吨,向欧洲和美国的大量出口被运往非洲目的地的少量原材料所取代。
直到上个月,俄罗斯的进口量相对于前几年有所下降,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金属,在俄罗斯2月份在乌克兰开始“特别军事行动”后,西方买家对俄罗斯金属避之不及。
11月,俄罗斯进口达到了5.6万吨的2022年新高,但其进口份额从6月的85%降至51%。余额来自多个国家,表明中国的影响力大于俄罗斯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结构性转向上升以来,中国未锻铝合金进口一直保持在每月10万吨左右的强劲水平。
这一步骤的变化恰逢铝废料进口在计划于2020年实施禁令之前大幅下降。禁令在最后一刻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更严格的纯度门槛。
废料进口自那以后开始反弹,今年迄今为止增长了60%,但对合金流量没有任何影响。
按年计算的全球铝产量月度变化
放缓的势头
中国重燃对原铝的进口需求,似乎与封锁导致的需求减弱和国内产量强劲增长相矛盾。国际铝业协会(IAI)的最新估计显示,11月份全国整体产量同比增长7.2%,2022年前11个月的累计产量增长3.1%。
然而,由于2021年最后几个月的基数较低,多家生产商在滚动的能源短缺期间被迫降低开工率,因此同比比较更加突出。
从年化产量来看,中国的总产量自8月份以来已经下降了近120万吨。这虽然没有2021年底减少的200万吨那么多,但仍大大抵消了年初产量激增的影响。
能源再次成为罪魁祸首。
尽管今年冬季供暖季没有全国范围的电力限制,但各省已授权管理地方电力平衡,冶炼厂产量一直在增加。
今年8月,四川曾短暂地对铝冶炼厂等工业用户实行限电,原因是这个水资源丰富的省份持续干旱。
次月,云南以同样的理由要求其冶炼厂将开工率降低10%,并在10月份将开工率提高到20%。
据咨询公司AZ Global称,由于市场疲软和当地冬季供暖限制的压力,河南省的几家冶炼厂上个月减产了10%。
据AZ Global报道,季节性的电力压力本月已蔓延至贵州省,当地冶炼厂削减了高达31%的产能。
贵州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铝省,年产量约为100万吨,但云南凭借其绿色能源认证,正成为一个日益壮大的生产中心。
中国最大的民营运营商宏桥电信(Hongqiao)并未受到今年电力限制的影响,正将更多产能转移到中国。
然而,云南和四川冶炼厂的集中,使中国国内供应链面临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即季节性降雨水平。
转向盈余
轮番封控和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国内需求的影响,掩盖了中国累计产量受到冲击的规模。
部分取消COVID-19限制,尽管充满了奥米克隆感染浪潮的危险,但预计将在2023年重振中国经济增长。
任何复苏动力都需要补充铝库存。自1月初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有形库存下降了71%,目前为92373吨,约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现在说上月进口激增是否是国内铝行业复苏的早期迹象还为时过早,但它标志着市场流向的转变。
今年早些时候,西方国家的贸易逆差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大量进口。供应链紧张局势已相应缓解,市场焦点已转向需求疲软,以及大量铝运往LME仓库的可能性。
东西方的钟摆再次摆回,中国看起来库存减少,需要从现货市场补充一些金属。
这在多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许多省级政府在未来几个冬季如何平衡电力系统。
本文仅代表作者,路透社专栏作家。编辑:芭芭拉·刘易斯 作者:Andy Home 202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