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外资讯 
国外资讯

专栏文章:中国联合石化奋力遏制中东原油价格(2023.6.29)

来源: 日期:2023/6/29 22:52:53 浏览次数:



专栏文章:中国联合石化奋力遏制中东原油价格

2018年8月14日,一艘中石化油轮接近停泊在舟山港锚地的东太保泽货船(左),为其提供船用燃料。2018年8月14日摄
路透/斯金格

路透澳大利亚朗塞斯顿6月29日电---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减产可能旨在将原油价格维持在足够高的水平,以满足该出口国集团的需求,但它们也开始在更广泛的石油市场上引发一些不寻常的动态。

一个例子是来自中东的实物原油交易,中国最大炼油商中石化(sinopec)旗下的交易部门联合石化(Unipec)本月一直在大量出售中东原油。

根据Refinitiv Oil Research编制的数据,6月份迄今为止,共有64艘船货进行了交易,其中大部分是阿曼原油。

以历史标准衡量,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联合石化在约三分之二的交易货物中一直是卖方。

看来,联合石化正试图通过大举抛售来影响阿曼/迪拜地区的基准油价,很可能将其维持在每桶75美元左右。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2222.SE)以阿曼/迪拜的基准价格为基础,为亚洲炼油商设定月度官方销售价格(OSP)。亚洲炼油商从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购买了约三分之二的原油。

实际上,联合石油公司试图做的似乎是限制中东原油的价格上涨,在4月初欧佩克+宣布进一步减产后,中东原油相对于大西洋盆地的原油价格变得更加昂贵。

沙特决定在7月份自愿减产100万桶/日,这也有助于推动中东原油价格相对于非洲和美洲原油价格走高。

毫无疑问,联合石油公司希望看到沙特在7月份意外增加后,降低8月份装船货物的OSP

沙特阿美将面向亚洲炼油商的基准轻质原油OSP每桶上调45美分,较阿曼/迪拜原油报价溢价3.00美元,为6个月来最高。

这一上调令炼油商感到意外,在6月5日沙特阿美宣布将把阿拉伯之光的OSP下调每桶逾S1美元之前,炼油商曾透露过一项调查。

沙特增产的影响是,该地区的原油相对于其他品级的原油价格更高,其他中东产油国往往也会效仿沙特增产。

虽然这促使亚洲炼油商从非洲和美洲购买更多原油,但供应不足,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从中东购买。

问题在于,联合石化能否成功地控制住阿曼/迪拜原油价格,从而控制住石油供应,或者亚洲对原油的强劲需求最终能否胜出。

布伦特原油溢价蒸发

虽然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最近几周一直在走弱,但中东原油的价格却一直在上涨。

周三,衡量布伦特原油和迪拜原油之间价差的布伦特-迪拜互换合约(Brent-Dubaiexchange)出现每桶7美分的折扣,这是自2020年11月以来布伦特原油首次出现对迪拜原油的折扣。

自11月3日以来,掉期交易一直呈走低趋势,当时布伦特原油价格比迪拜原油高出9.09美元/桶。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个,其中包括欧佩克+实施的减产,这对中东原油的影响比对布伦特原油和相关轻质原油的影响更大。

亚洲对原油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最大和第三大进口国。

Refinitiv称,亚洲6月原油进口量料为2,912万桶/日,为连续第三个月增加,5月为2,647万桶/日。

中国的原油进口量预计为1250万桶/日,略高于5月份的1216万桶/日,而印度的进口量预计为524万桶/日,高于5月份的474万桶/日。

预计6月份亚洲从美国的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58万桶/日,高于上月的166万桶/日。

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从美国进口的92万桶/日增幅仅占亚洲进口总量(265万桶/日)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表明,只要亚洲原油需求保持强劲,中东产油国就有可能为其原油争取到溢价,而像联合石化这样的策略可能只能提供暂时的缓解。

中东出口商面临的风险是,欧洲和北美的需求减弱速度快于亚洲的需求增长速度,如果发达经济体因高利率抑制增长而陷入衰退,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他是路透社的专栏作家。

克莱德·罗素 编辑:Stephen 2023年6月29日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期货博物馆 电话:1383856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