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与大家能有这个历史性的机会分享批发市场和交易所成立20年这个既充满荣光、又充满希望的日子。 1990年10月12日,在那个春夏之交风波后的来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在“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搞活粮食流通”的方针指引下,作为国家第一个商品期货试点正式开业,迈出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从这一步开始,我们创造了第一份规范化的远期合约,第一部国家级的期货交易规则,第一套电子期货交易系统,以及开创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期权培训工程,等等,不胜枚举。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市,第一笔交易是4500吨小麦,相当于450张期货合约的数量。第一天共成交1.95万吨小麦,相当于1950张期货合约的数量。随后,10月15日,英国独立报刊登了盖尔·康赛尔的文章,题目是“资本主义的种子在中国萌芽”。 1993年5月28日,中国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开市第一天,成交1854张标准化期货合约。从那一天开始到1994年10月24日的一年里,共成交期货合约1080万张。随后,交易量逐年提高。1998年,杰佛瑞·威廉姆斯、安妮·派克和斯科特·罗斯高在著名的学术期刊——期货市场杂志上发表论文,题目是“一个期货市场的崛起”。 2009年,交易所期货合约成交量为4.5亿手,是1993年期货交易量的333倍(4.5亿=450000000/1350000=333),占全球商品期货成交总量的10.4%。交易所在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所中排名第6位。郑商所的白糖、PTA和菜籽油在全球同一期货品种中排第一,棉花和早籼稻在全球同一期货品种中排第二。今年1至8月份,交易所期货成交量达到5.8亿手,是1993年的430倍(580000000/1350000),8个月的交易量与09年全年相比较,还高100倍。在美国期货业协会近年发布的全球最大交易所排名名单中,我们的交易所总是名列前茅。 20年来,我们的市场从稚嫩走向了成熟,发生了翻天覆地、物是人非的变化。郑州市场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之一。“郑州价格”成为国内外关注商品市场供需状况的重要参考之一。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投身郑州市场,期、现货市场功能不断完善和发挥。 20年来,我们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我们是一群憧憬把郑州市场建设成为“东方芝加哥”的人,我们是一群追寻新中国期货梦的人,我们是一群满腔热情,具有探索精神的人。在市场发展初期,我们知道建设和发展批发市场是为了早日推出规范化的期货交易。但是,我们曾经迷茫,期货交易能否持续不断地开办下去?我们不太清楚,期货交易规模究竟会发展到多大?我们不知道5年、10年20年后期货市场的愿景,但是,我们依然满怀信心的走上了充满风险和机遇的不归路。无论在那“一切为了市场开业、一切为了推出期货、一切为了市场发展”的岁月,还是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日子,我们,终于成功地走过来了。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郑州是新中国期货市场的发源地。粮食批发市场是期货交易所的奠基石,交易所是批发市场发展的里程碑。郑州市场已经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急先锋载入史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依然信心坚定。我们将携起手来,走向新的未来。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