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外资讯 
国外资讯

2021年美对华大豆出口骤降(2022.2.10)

来源: 日期:2022/2/10 21:05:19 浏览次数:

路透社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28- 2021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豆价值与一年前持平,但数量下降了20%,这表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目的。

大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之一,与其他农产品相比,去年大豆的贸易份额也大幅下降,而玉米和牛肉等农产品的贸易份额则大幅上升。

高昂的价格可能掩盖了一些放缓甚至减少的贸易,但尽管某些行业的需求确实出现了跃升,但这种趋势的持续时间值得怀疑。玉米尤其如此。玉米是去年美国对华出口的第二大农产品。

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对华农业及相关产品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35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打破了2013年创下的291亿美元的前高点。

这使得两年期贸易总额低于650亿美元,远低于2020年和2021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建议的至少800亿美元。

去年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总额为141亿美元,与2020年的140.8亿美元几乎相同,但低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尽管1 - 12月出口同比下降了20%

大豆通常占美国对华农业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但去年该油料种子的份额降至39%,除了2018年的贸易战影响外,这是自2006年以来最小的份额。

计划有缺陷?

美国官员在20201月谈判第一阶段时,不太可能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会在几个月后开始飙升至多年高点。事实上,人们曾担心,贸易战可能会对美国农业造成如此大的损害,特别是对大豆而言,以至于价格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

各种农作物短缺、中国的突然需求激增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引发了最近2020年底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巨大的成本转嫁给了买家。2021年美国玉米出口成本较2020年上涨50%,大豆出口成本上涨29%,分别为9年和8年高点。

第一阶段表示,到2022年至2025年,中国对美采购目标将继续增加,但该协议于2021年底到期,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时代的协议表现出了相对不活跃的态度。

美国官员周一呼吁中国采取“具体行动”,履行其采购承诺。有报道称,华盛顿对中国失去了耐心。但像这样模糊的评论在美国方面已经出现了几个月了,下一步还不清楚。

假设第一阶段背后的想法是增加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那么这项交易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因为它意味着不合理的需求增长。根据历史关系,第一阶段的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比此前纪录高出近40%,尽管此后中国的需求增长不足10%

自交易初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坚称,将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购买,这基本上是在暗示,中国不会过量购买。目前尚不清楚中国2021年的巨额粮食和油料进口是否属于“未雨绸缪”。

其他变化

或许2021年对华贸易最具前景的趋势是美国牛肉和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出口总量接近19.1万吨,占15.9亿美元。

这一数量比2020年增长了近350%,占美国去年牛肉出口总额的13%,而前一年为3%2022年的汽车销售开局良好,截至1月底,较去年高点增长了26%

牛肉激增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它可能会影响猪肉业务。2019年,在疾病重创中国的生猪群后,猪肉业务蓬勃发展。2020年,美国对中国的猪肉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22.8亿美元,仅次于大豆,位居第二,但2021年猪肉出口额下降了26%,出口量也以类似的速度下降。

玉米也是2021年的一个影响因素,尽管目前的前景较弱。美国对华玉米出口总量为1880万吨,比2020年的纪录高出约167%51亿美元的估值较上年同期增长逾300%,占中国所有农产品出口的14%,仅次于大豆。

截至1月底,在九月份之前有近900万吨美国玉米等待运往中国,上年同期为1,160万吨。中国已经九个月没有大规模购买美国玉米了。

去年出口到中国的大宗商品数量和价值分别增长了10%23%,除玉米外,其他主要出口品种是高粱(数量增长11%,价值增长63%)和小麦(分别增长22%41%)。与玉米一样,目前这两种粮食在中国的销售水平也低于去年。

除猪肉外,棉花也是2021年的大输家,美国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41%,但远高于此前六年。禽肉和禽肉制品销量下滑12%,不过价格上涨使其价值高于2020年水平。

凯伦·布劳恩(Karen Braun)是路透社的市场分析师。以上是其个人观点。

马修·刘易斯编辑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期货博物馆 电话:13838565554